武汉高校考研论坛,武汉大学考研论坛,华中科技大学考研论坛,华中师范大学考研论坛,武汉理工大学考研论坛

 找回密码
 导航栏“会员注册”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治试卷及答案分享(2001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8: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及解析(理科)
一、 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
1."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
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2.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一般情况下,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的资本是
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借贷资本
5.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
6.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7.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8.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
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
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
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1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
A.私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14.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
A.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B.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
C.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 D.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15.200021日,美国众议院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通过了旨在加强美台军事关系、阻挠中国统一的
A.与台湾关系法 B.加强台湾安全法
C.共同防御条约 D.战区导弹防御计划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
16.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17.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
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 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
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 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
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18.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自由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19.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
20.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2000年将达20004000亿美元。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
A.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
B.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
C.原材料的储备时间
D.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
E.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21.土地所有者从租种他的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地租是农产品的
A.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B.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
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D.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
E.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差额
22.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
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E.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2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E.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25.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
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E.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26.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7.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五"计划并顺利实现"十五"计划规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必须
A.把发展作为主题 B.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
C.把机构改革作为紧迫任务 D.把改革开放和科学进步作为动力
E.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28.2000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A.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
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9.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要使联合国和安理会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应遵循以下原则
A.相互尊重,平等相待 B.履行义务,维护权威
C.扩大共识,求同存异 D.加强沟通,密切协调
E.顾全大局,促进合作
30.20006月,朝鲜与韩国最高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会晤。会晤取得的共识有
A.应由朝鲜民族自主地解决朝鲜统一问题
B.致力解决离散家庭团聚等问题
C.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D.尽快举行当局之间的对话
E.用联邦制的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三、辨析题(3题,每题5分,共15)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
本关系。
3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
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3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过渡时期的所有制结构是不同的。
四、论述题(2题,每题10分,共20) 要求论述紧扣题意,合乎逻辑。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200052日《人民日报》)
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35.世纪之交,中央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试述中央在此时提出实施
这一战略的依据,以及实施这一战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你认为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哪些关系?
五、材料题(2题,每题10分,共20)结合所学知识或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6.以下是我国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的部分材料:
材料1
1990年,邯钢与其他钢铁企业一样,面临内部成本上升、外部市场疲软的双重压力,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当时生产的28个品种有26个亏损,总厂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然而各分厂报表中所有产品却都显示出盈利,个人奖金照发,感受不到市场的压力。造成这一反差的主要原因,是当时厂内核算用的"计划价格"严重背离市场,厂内核算反映不出产品实际成本和企业真实效率。
邯钢从1991年开始推行了以"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为核心的企业内部改革用产品的市场售价减去目标利润,按厂内工序反向逐步推算成本,使目标成本等项指标真实地反映市场的需求变化。
摘自《经济日报》1995125
邯钢由于紧紧抓住了单位产品劳动时间的节约,使它们的产品成本连年下降。按同口径计算,1991年下降6.86%1992年下降4.83%1993年下降6.13%1994年下降8.9%1995年下降1%,利润同样连年增长。
摘自《当代经济研究》1998年第3
材料2
邯钢针对产品的不同情况,对原来亏损但有市场的产品要做到不赔钱或微利,原来盈利的产品要做到增加盈利,对成本降不下来的产品停止生产。
摘自《经济日报》1995125
1991年到1997年,邯钢共投资40多亿元时进行了22次大中型技改,每项均比别的企业少投入3050%的资金,但效益却多产出50%以上……,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高品质钢材的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改变目前只能生产普通建筑钢材局面,形成以板材为主,建筑用钢材为辅的产品结构。
摘自 《燎望》1999年第6
材料3
通过学习邯钢,邢钢〈邢台钢铁公司〉人学精了,学得有了市场观念……严格抓管理,吨钢成本下降,产值和销售收入都比去年同期增长20%以上,总成本却比
去年下降了5.9%
摘自 《经济日报》19961212
济钢〈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是在学邯钢过程中,从冶金行业涌现出来的又一个典型。济钢学习邯钢既掌握了邯钢经验的实质,同时又在具体方法上加以创新。其不仅依据市场情况和目标利润倒推出成本计划,而且把主要经历放在影响成本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上,根据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同行业前三名和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的原则,正算成本,然后比较修正,确定出科学的成本计划再进行层层分解、层层考核。从1993年到1998年济钢在提取设备折旧率11.28%,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几乎高出一倍的前提下,实现利润却由1.48亿元提高到1.8亿元,增幅达21.6%
摘自 《经济日报》199978
请回答:
①从价值规律的要求出发,结合材料1说明邯钢主要改革举措的科学依据。(4)
②结合材料2分析邯钢经济的成功所在。(2)
③结合材料123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4)
37.下面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内关于革命道路问题的几组材料:
材料1
①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 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6)
(有人)以为中国象西欧各国一样,大城市的经济力量可以统治全国,所以大城市暴动成功以后可以影响小城市及乡村;而在中国,则找不到一个大城市的经济力量能统治全国的。
摘自 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的政治问题报告(19296)
③中国豪绅资产阶级因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落后,不能成为一个整个儿阶级势力,他们内部分裂冲突,而没有组织全国家中央集权政府的能力。因此,革命不能有夺取"首都",一击而中的发展形势。
摘自 瞿秋白:《武装暴动的问题》(192712)
材料2
①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 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2)
②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
③现在就全国看来,农民运动的发展比较城市的工人运动要快得多。在这一种情势之下,若我们依然是将大部分的力量都用在城市中,实不如用在农村中为好。革命势力占据了广大农村之后,可以结合起来包围城市,封锁城市,用广大的农村革命势力向城市进攻,必然可以得着胜利。
摘自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5)
④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
摘自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524)
材料3
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
请回答:
①分析材料1,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3)
②阅读材料2,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3)
③综合材料123,指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和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基本点。(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18:02:34 | 只看该作者
2001年考研政治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该题主要围绕必然性与偶然性来考察决定论与非决定论、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与机械
唯物主义决定论的界限。决定论承认客观必然性,一般是唯物主义;非决定论否认客观必然
性,一般是唯心主义的。唯物主义决定论又分为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前者既承认客观
必然性,又否认偶然性,后者虽承认客观必然性,但否认偶然性。
题中的"只要知道自然界本身的全部作用,……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
定了"是承认客观必然性的,但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作用,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D项。
2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把握事物度的方法论意义。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读懂引文。题干中"欲
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说明了原本想表现人物的某一品德,结果超
出了一定的度而适得其反,可见,B是唯一的正确选项,A、C、D是干扰项。
3 答案:D
解析:这道题结合批判伪气功、伪科学,考查了对一种错误观点哲学本质的理解。"心诚

灵,心不诚则不灵",是一种夸大心理因素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可见,D项符合题意。
主张物质与意识具有统一性的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故此A项本身错误,也不合题意
。主张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把意识谈成与物质一样的东西,是B项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绝
对精神是世界的本质,是D项中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4 答案:D
解析:这则试题主要考核平均利润与利息的关系以及平均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关系。由于职能
资本(产业资本、商业资本、银行资本)使用了借贷资本,故它们得到的平均利润要分割为两
部分,即企业利润和利息。可见,借贷资本获取的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利息率是利息
量与借贷资本量的比率,利息率受多种因素制约,一般低于平均利润率。这样一来,D项是
正确答案。
A、B、C三项是职能资本,它们担负着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故都要获取平均利润,
由于它们使用了借贷资本,所以必须向借贷资本支付利息,而自身只能获取企业利润。
5 答案:C
解析:它考查的是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实质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
义再生产是产品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应该说,C是正确项。
D项泛指一般再生产的内容,不合题意。A项是指一般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B项是资本主义
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两者都不合题意。
6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原则的准确认知?quot;三三制"是指共产党员
、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干要求。
7 答案:A
解析:它是一道知识判断性试题。20世纪30年代,党内盛行教条主义倾向,照抄照搬共产国
际指示和苏俄十月革命经验,不从中国国情出发,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损失。对此,
毛泽东写作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的重大任
务。
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以苏联经验为借鉴,走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建立初期,
在工业(主要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斯大林逝世
后,原苏联模式的许多弊端逐渐为人们所了解。这种情况促使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重新审
视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寻找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
确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可见,
正确答案应是C。
A项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一五"计划的重要内容,因为当时我国的重工业十分落后,
要实现工业化,不能不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项的"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
进的工业国"是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明确宣布的,八大指出,随着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我国
当前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
国。D项的"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是我国"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果。
9 答案:B
解析:1956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
会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并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
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文化。
A项的"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共八大政治报告提出的(见上题解析)。C项的"进行
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指20世纪50年代党和毛泽东提出的一系列繁荣社会主义教
育科学化文事业的方针、原则。D项的"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则是中共八大由刘
少奇、董必武等强调的。
10 答案:C
解析:它考查的知识点是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在关系。这是一道知识判断性的试题,难度不大
。A、B、C、D四项都属于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
证,
立国之本,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
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其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1 答案:C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A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
本任务与目标,B项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事业的指导方针,D项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与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的关系。
12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

相适应的国家政权形式(政体),也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与核心,即人民当家作主。由此可见,正确答案为B项。
A项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C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D项的共产党领导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也不是一党制,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

,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因此A、B、C、D四项都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
度的基本内容。
13 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核现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及其实施之原因。马克思主义认为,分配关系由
所有制关系决定,故考查分配方式结合所有制结构来分析。题中"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表明
这种分配关系中存在经济剥削,由四个备选项可知,A项私营经济是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所
有制经济,是唯一符合题中要求的正确答案。
B项从事"个体经济"的劳动者获取个体劳动收入,C项"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其劳动
者主要得到按劳分配收入,D项"股份合作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得到的收入有一部分是按劳
分配收入,还有一部分是按资分配的收入(按股分红),因为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
联合与资本联合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集体经济。
14 答案:A
解析:本题是一道时政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文件内容的掌握情况。
2000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总结了我?quot;九五"计划成果,并对"十五"规划提出
了建议。全会提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
展的一项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这是考生应当掌握的。
15 答案:B
解析:本题是一道时政题,内容涉及中美关系的。2000年中美关系方面有两件重大事件:一
是上半年美国众议院通过阻挠中国统一的台湾安全法,二是下半年美国国会批准的对华永久
正常贸易法案。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中美关系及台湾问题的事件在1996年度政治试题中命
过题。中美关系是国内时政与国际时政的综合,对此考生尤其要注意。
二、不定项选择题
16、答案:A、B、D、E
解析:它考核的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这道题的出题角度新颖,它要求运用矛盾同一

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作用的原理,分析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双赢"协议这一事
件。题中的中美"双赢"即中美双方共存、共同发展之意。由此可知,C项内容不合题干要
求。
17 答案:B、D、E
解析:本题涉及联系与系统,考查的是系统内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关系。这不仅是一新增
考点,而且是大纲"修订说明"特别提出的考点。可见,考查该知识点有双重意义。整体与
部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由部分构成,但整体并不是
各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的特性。可见,A、C是错误选项,B、D、
E是正确选项。
18 答案:B、D、E
解析:此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的内涵。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关系
。A、C两项离开人的社会关系抽象地孤立地谈人的本质,因此是错误的。
19 答案:A、C、E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生产资本几种不同划分及其物质形态的掌握情况,题中的"畜牧场的
种牛"是生产资本,在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中属于不变资本,因为它是以生产资料形
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增殖;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中属于固定资本
,因为它是以劳动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其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逐渐加收的。
20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对资本周转时间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电子商务的发展,市
场信息的联网,加速了资本周转,缩短了资本的流通时间(购买和售卖),也缩短了资本的生
产时间,这主要是原材料的储备时间,但不能节省劳动加工时间和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
时间。由此看来,D、E两项不合题意,A、B、C三项是正确选项。
21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含义、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租种

何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地租叫绝对地租,租种中等以上的土地还要缴纳级差地租。备
选项中C、D是正确选项。
A项"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是利润,B项"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是平均利润
,E项说法不规范,也不合题。
22 答案:A、C
解析:它考核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无产阶级及基政党实现对统
一战线的领导应具备三个条件,即要对同盟者进行政治教育;要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
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要在教育同盟者的同时,照顾同盟者的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
益。备选项中A、C是正确的。
B项是指在同资产阶级联盟中实行"又斗争、又联合"的政策,D项是指在对顽固派斗争中,
中共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E项是针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复杂情况,中
共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
23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是过渡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备选项中A、B
、E是正确的,它们分别说明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原则和过渡形式。
C、D两项不是过渡时期实行的,其中C项的内容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的错误做法,D项
所述则是1978年之后实施的。
24 答案:A、B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的
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
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D、E与党的十五大文明精神不符,是错误选项。
25 答案:A、B、C、D、E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即社会主义民
主建设战略地位的全方位理解。
26 答案:A、C、D、E
解析:此题考查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备选项A、C、D、E从四个不同角度即"
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断"、"新体系"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重大意义。
B项所述是错误的,因为邓小平理论在世界观、方法论上写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它们的理
论精髓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27 答案:A、B、D、E
解析:本题是一道时政题,内容为2000年度下半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这次会
议内
容很重要,它规定了我国十五计划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为完成这一目标,全会指
出: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教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由此可见,备选项A、B、D、E是正确的。
28 答案:A、D、E
解析:这道题是一道时政题,内容涉及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的"三个代表"
的思想。只要把握思想内容,无论题型、角度如何变化,遇到此类试题,考生都会迎刃而解

29 答案:A、C、D、E
解析:这是一道重大国际时政题。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是国际时政中具有划时
代意义的一件大事。千年首脑会议期间,江泽民主席倡议五常任理事国会晤。其内容属于中
外关系性质,是国内时政与国际时政的综合。
30.答案:A、B、C、D
解析:本题内容是重大国际时事。2000年6月朝鲜半岛北南双方首脑会晤是半岛分割以来的
首次会晤,为半岛的和平统一打开了闸门,是国际时政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步事件。
备选项A、B、C、D是北南双方首脑首次会晤达成的共识,至于用什么方式解决朝鲜半岛统一
问题则没有谈及,故此E项错误。
三、辩析题
31 答案: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它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
关系,它决定着其他一切社会关系。(3分)网络是人们的一种交往工具,它会对社会关系产
生深刻的影响。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不会成为
社会的基本关系。(2分)
解析:
该题考查的是网络时代生产关系在多种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历史唯物论认为,网络是一种交
往工具,由此建立的关系可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多种社会关系,但基本的社会关系,仍然是
生产关系。
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计算机网络建立的关系不是社会的基本关系,社会基本关系仍然是生产
关系的理由。其次要适当指出计算机网络确实可以起到拓展人与人之间多种社会关系的作用

32 答案: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俄国十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这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分)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反帝反封建,不是一般的反对资本主义,因此,它的性质不是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是,它的目的又不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3分)
解析:
此题涉及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主要考查对中国"新民全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解与掌握情况。题干中前半句是正确的,因为中国的新民主主义
革命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从革命阵线上说,已经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
部分。而后半句则是错误的。因为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新民主主义
革命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而是反对带有封建买办性的官僚资本主义,因此中国革命的
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但它的前途则由新民主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
33 答案:
所有制结构是指社会经济中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1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二是在多种所
有制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2分)过渡时期所有制结构虽然也是多种所有制经
济并存,但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因而不同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所有制结构的异同,是一道比较分析题。题中
涉及到所有制结构,故首先要对之作简要阐释,以明确其含义。其次要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与过渡时期的所有制结构有相同的一面,即都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也有不同的一面,
即前者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后者的公有制经济尽管存在,但其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
四、论述题
34 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
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2分)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
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的,
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3
分)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
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2分)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
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
物。(3分)
解析:
本题是一道引文式的论述题,主要考核的知识点包括认识的来源与真理性的认识检验标准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人们对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发现与
发展真理性认识的主观条件等等。该题带有综合性,有相当的难度。答好该题的关键是要求
考生能结合问题的要求,挖掘材料信息,并不同角度对材料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得出辩证唯
物主义真理的有关结论。
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人都认为自然界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
而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则认为可能还有其它夸克的存在,后来的实验发现了新夸克,证实
了丁肇中的科学预言是正确的。这表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种夸克模型"是一定条件下的实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有其真理性,但随着实验手段的进
一步发展,丁肇中在新的实验条件下提出了"4种夸克模型",用新的认识取代了旧有的认
识。后来人们在"4夸克理论"的启发下,又提出了5夸克、6夸克等新理论,这表明检验认
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对真理性的认识永远
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在大多数人认为自然界只有3种夸克的情况下,丁肇中却不盲从,而是敢于质疑,善于思考
,勤于实验,大胆创新,提出了4夸克理论。这表明人们要发现和推动真理的发展,除了尊
重实践外,还必须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
该题的考核点有两个,一是现代自然科学物质结构学说及其哲学意义,二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真理学说。前者是2001年大纲新增考点,后者是大纲多年未考点,2001年考研试卷中这两者
巧妙结合就出了这道综合性的论述题。这为今后论述题的命题形式、角度提出了一个样板,
考生应当注意。
35 答案: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依据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即先使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发
展起来,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也就是达到小康时,又要求东部地区拿
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西部的发展。(3分)另外,在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综
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东、西部差距拉大的矛盾也较突出,为实现地区间的协调发展,中
央在世纪之交,适时地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3分)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以及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
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2分)
在实施西部开发过程中,应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西部与中部、东部地区
的关系,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等。(2分)
解析:
2001解试卷命了这样一道论述题,一是因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2000年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热点问题;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也是邓小平理论
概论课的多年未考点,命题空间较大。
该题考查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依据、意义与遵循原则。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依据:必要是是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和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
大的现状。可能性是改革20多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已有能力解决地区发展差距。
实施这一战略的意义,可以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分析。经济意义是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政治意义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防。
实施这一战略要处理的关系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口控制的关系,政府规划与市场调
节的关系,自力更生与扩大对外开放的关系。
五、材料题
36 答案:
(1)邯钢在内部管理改革中,改变过去平重背离市场的作法,采取"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
本否决"的方法,遵循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要求;尊重市场,
努力使本企业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
(2)邯钢经营的成功在于:注重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注重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增
加盈利。(2)
(3)冶金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效果表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树立市场观念,遵循价值规律
的要求,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活劳动的生产效率,努力减少生产商品的个别
劳动时间,这些都具有普遍意义。(2分)推广邯钢经验,使广大企业普遍减少生产商品的社
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同量的社会总劳动生产更多的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2分)
(对意义的分析可以有不同的表述,只要紧扣材料,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
本部分总分4分。)
解析:
2000年是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后一年。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
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深化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9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就是专门研究国企改革问
题的。宏观而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实行相关的配套改革,为国

改革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国有企业本身在练内功上狠下功夫,进行必要的内
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题结合邯钢内部改革的成功案例,要求考生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与邓小平理论两门学科的有关知识,一方面对邯钢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另一方面谈一
下邯钢经验的普遍意义。这样出题,特别能看出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个问题涉及材料1,首先要求概括总结出邯纲改革的主要举措,然后分析实施这一举措
的依据,对依据的分析要紧扣价值规律的内容要求。
第二个问题涉及材料2,要求分析邯钢经营的成功之道。从材料2可以看出,邯钢的经验就
是调整产品结构,使产品适销对路;注重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个问题涉及材料1、2、3,要求谈谈推广邯钢经验的意义。看似复杂,实则简单。因为
答案中说明只要紧扣材料,可以有不同表述。考生答题中只要能答出第一、二两个问题,把
前两个答案重新组合一下,即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等等,就会有分。
37 答案:
(1)特点:城市没有力量统治广大的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相对独立地存在。(1分)
原因: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稳衡,自然经济占着显然的优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很微弱;统治阶级内部四分五裂,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的状态。(2分)
(2)在材料2中,①、④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②、③主张以乡村
为中
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
革命的经验。(3分)
(3)客观依据: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强大的敌人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广大的农村是敌人统
治的薄弱环节。(1分)
基本点:将党的工作重心放在农村,把落后的农村变成先进的根据地,在农村积蓄和发展革
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3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毛泽东提出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全面把握情况。
第一问涉及材料1,要求考生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城乡关系的特点及其原因。从材料1中可以看
出,中国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相对独立地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便是近代以来中国城乡关系
的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原因是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极不平衡,资本主义的不发展,中
国的长期封建割据状态。
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2来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实质。仔细阅读材料2就会发
现,材料2中的①④城市中心论,②③是乡村中心论。两者的分歧实质是如何对待俄国十
月革命的经验,是教条主义还是从国情出发。
第三问涉及三则材料,要求考生总结出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客观依据及这一道路的基本点。中
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它的依据是近代中国国情决定城乡差别大,广
大的乡村是强大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这一道路的基本点是将党的工作中心从城市转移到
乡村,在乡村积蓄与发展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政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汉高校考研论坛,武汉大学考研论坛,华科考研论坛,华师考研论坛,武汉理工大学考研论坛

GMT+8, 2024-4-19 11:55 , Processed in 0.11408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